年内开业!通州再添大型商业综合体!

今年,副中心将再添大型商业综合体!
在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西北角,一座运河元素商业综合体——“首开万象汇”项目将于年内迎客。

日前,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上,市商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朴学东介绍——
当前,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。2024年,北京将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。大力推动新商圈建设和老商圈改造提升,重点推动包括环球影城×大运河在内4个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。
他还表示,新一年将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,年内实现西北旺万象汇、永丰大悦城、北京首开万象汇等优质商业项目开业运营。

作为大型商业综合体,首开万象汇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4.8万平方米,地上六层,地下三层。5公里范围可辐射服务周边约37.5万人,并覆盖部分运河商务区。
项目建成后,将入驻300余家店铺,汇聚超市、餐饮、影城、亲子娱乐等业态,打造标志性、高品质的社交、欢聚、潮玩目的地,为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再添一瓦。

此前介绍,项目设计概念基于通州的传统运河文化和现代的人文科学规划。项目基地处在设施服务环与运河东大街两条交通绿廊的交汇处,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,将绿廊交汇处节点空间的开放性扩大,与交通绿廊上的绿色景观结合一体化打造,融入副中心绿色生态空间体系中,并与行政办公区和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等地块中的绿色开放空间串联,形成连续的绿色空间韵律。

城市副中心以运河文化闻名,万象汇项目景观以此为灵感,希望流畅优美的景观能像昔日运河中的流水一样,汇集人流,成为周边居民游憩的核心。建筑同样以运河为概念,建筑形体与景观造型相近却不尽相同,很好地形成合力,创造美好游憩空间,彰显运河文化。建筑主体犹如运河一般用动态的形式围绕着节点开放空间展开,在沿街面的面宽为60米,与周边建筑沿街面尺度相近。
主体西侧和北侧通过体块交错形成室外退台,缩小建筑在行人空间范围内的尺度感,减少因建筑体量和建筑高度差异造成的对周边办公建筑的压迫感。建筑出挑体块轮廓与主体量的流线型相融合,拉近了与街角行人的距离,不仅将地面绿色空间归还给行人,加强了建筑底层空间的公共功能设计,还在设计元素上与东侧交通枢纽的立面设计相呼应。

项目地下通过下沉广场联结地铁6号线与规划中M102号线以及东侧公交枢纽,组织创建了不同于地下的连通动线,带动室内、室外的客流,进一步带动地块之间连接。下沉广场向街角延伸,拉近与城市的距离,用开放性的下沉广场、环抱的建筑形态、标志性的空中出挑体块,将商业、生态、文化、艺术、科学融合在一起。
项目建成后,将打造成一座服务于副中心政务人群、高校师生、周边群众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,集零售、文化创意、美食餐饮、亲子娱乐、精品超市、影城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购物中心。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